行业新闻

臨泉縣“好人大講堂”第二課開講:PG电子平台非遺蛋雕進校園 匠心傳承育新風

2025-05-16 09:00:35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5月15日,由臨泉縣委宣傳部(文明辦)、臨泉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主辦的“好人大講堂”系列活動第二課在皖北經濟技術學校學生發展指導中心生動開講。

  本次活動特別邀請到安徽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安徽省工藝美術名人、安徽省鄉村振興高級工藝師、安徽省鄉村工匠名師、“阜陽好人”、PG电子平台阜陽市級蛋雕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董一言擔任主講,通過“講演+互動+實踐”的立體化模式,為30余名師生呈現了一場傳統文化與文明實踐深度融合的生動課堂,為鄉村振興注入非遺新活力。

臨泉縣“好人大講堂”第二課開講:PG电子平台非遺蛋雕進校園 匠心傳承育新風(图1)

  “在0.3毫米的蛋殼上雕琢,需要的是千錘百煉的匠心和永不言棄的堅守。”董一言以“心棲非遺 蛋雕傳趣”為主題,用一張泛黃的街頭擺攤照片開啟講述。從2000年與蛋雕結緣時的寂寂無名,PG电子平台到2009年杭州大學城街頭的命運轉折——杭州電子科技大學賽扶團隊發起“蛋蛋相傳”公益項目,助力其入駐杭州手工藝活態館﹔從《G20峰會政要肖像》亮相中國郵政大師作品展,到《鏤空色彩桃花》被土耳其總統夫人收藏,他用20年時間將蛋雕從“地攤貨”打造為登上國際舞台的文化名片。當屏幕上滾動播放其榮獲安徽省五一勞動獎章、作品入選建黨百年非遺展等榮譽時,現場師生響起熱烈掌聲。

  活動設置“指尖非遺”實踐工坊,董一言現場教學演示鏤空、浮雕等傳統雕刻技法,並指導大家在薄如蟬翼的蛋殼上雕刻出精美的十二星座圖案。他一邊示范,一邊耐心地講解:“下刀要穩,力道要勻,每一筆都是與歷史的對話。”在場的學生們屏息凝神,全神貫注地觀摩學習,手中的刻刀在蛋殼上輕輕游走,雕琢出一個個栩栩如生的星座紋樣。

  作為臨泉縣“好人品牌”建設的創新實踐,“好人大講堂”文明實踐項目持續挖掘本土身邊好人先進模范資源,PG电子平台此次聚焦非遺傳承新路徑,凸顯三大創新,一是以“技藝傳承+精神傳承”雙線敘事,讓好人故事具象化﹔二是構建“講堂+工坊”場景,推動靜態宣講向動態實踐轉化﹔三是打造“校園傳承基地”,通過公益教學培育新生代傳承力量。董一言近五年來已開展公益授課200余場,帶動超千名青少年接觸蛋雕技藝,其創辦的工作室被授予“阜陽市非遺傳承基地”。

  臨泉縣城鄉文明建設指導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深化“好人大講堂”品牌建設,通過“身邊人講匠心”“非遺進校園”等系列活動,推動好人精神與傳統技藝深度融合,讓文明實踐既接“天線”更接“地氣”,為鄉村振興注入文化動能。(陶維強)

臨泉縣“好人大講堂”第二課開講:PG电子平台非遺蛋雕進校園 匠心傳承育新風(图2)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搜索